[ 发布时间:2024-11-28 来源: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
11月28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43名为国捐躯的志愿军烈士终于魂归故里。
山河无恙,盛世如愿。74年前,他们决死出征,奔赴异国疆场,赤胆英魂凝为青山忠骨。今日,华夏大地以国之名接他们回家。
山川同念,浩气长存。今天,我们以什么方式告慰英烈、不负所望?身在云南昆明的95岁抗美援朝老兵赵中州是个很好的答案。
“祖国今天的发展,是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过去,不忘他们的功劳,把祖国建设好。”赵中州十分关注英雄回家的消息,他说:“只有不停地奋斗,才能不负英雄的期望。”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耄耋老人,感受志愿军老兵奋斗不息的精神。
人物档案
赵中州,男,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9月出生,河南南阳人(现居云南昆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六军四十七师卫生处军医。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前不久,昆明高新区工委授予赵中州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手捧证书,肩披绶带的赵中州深情地说:“我很荣幸,我对得起在解放战争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那些与我一起浴血奋战而英勇牺牲的我的战友们了。我要继承牺牲战友的遗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永远为党工作。”
赵中州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战争年代,他参加战斗无数,在枪林弹雨中救死扶伤;转业地方,为攻克顽疾,他持续钻研医药几十年;光荣离休,他退而不休,坚守在医药一线。
虽然已是95岁高龄,但赵中州依然担任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昆明中州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仍坚持每天上下班,经常等所有人下班后,才会离开。
赵中州的儿子赵军说:“我父亲离休后待遇很好,但他闲不住,选择去创业、去建厂、去经商,去造福更多人。”他回忆起父亲决定创业的时候,手中只有1500元钱,做出要下海创业的决定时,全家都震惊了。
创业初期,赵中州通过和各大医院联合门诊的方式,才积累部分资金。一直以来,赵中州作为一名老革命、老共产党员,始终追求着一个信念:“如果不为人民、不为国家多做点事,他就永远对不起那些牺牲的战友。”
时至今日,赵中州已到耄耋之年。在这个本该颐享天年、含饴弄孙的年纪,却没有一丝的懈怠,依旧忘我地工作。
烽火岁月 英勇战斗
赵中州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张湾村,1948年报名参军,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二旅卫生处当护理员,协助医生为伤员量体温、打针。
淮海战役打响后,此时赵中州承担起护士的工作奔赴前线照顾伤员。战况很激烈,伤员很多,最多时,一天需要照顾三四十个伤员。因忙于抢救伤员,他小腿上挨了一枪,只能自己用绷带包扎好,继续照顾伤员。时至今日,当年留在皮肤上的弹痕依然清晰可见。
之后,赵中州参加了渡江战役、浙赣截击、福建追击、进军大西南,包括解放贵阳、成都战役,最后是云贵剿匪。1951年,赵中州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当时从毕节出发,坐火车到吉林的辑安(今集安市),下车后开始步行,走路过鸭绿江。
这时赵中州已经从护士成长为一名前线的军医,带着手术器械走木头搭的桥过鸭绿江,走到桥中间的时候,大家觉得这次不一定能回到祖国,都默默地转身挥手说:“祖国,再见吧!”
到了朝鲜之后才发现,战场上根本没有前方和后方,美军随时轰炸,沿途的房屋被摧毁成残垣断壁,大片的农田被毁,公路上更是坑坑洼洼,到处是断塌的桥梁,部队难以前行。一次,部队突然遇到敌机轰炸,掩体塌方,4班的班长和一名战士被埋在土中牺牲了。救治伤员的工作十分紧张,当时,卫生科科长是白求恩医院的老医生,每次做手术一定要让赵中州协助做麻醉,手术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1953年在上甘岭时留影(云南省档案馆馆藏)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胜利结束。从这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仍有一部分驻守在朝鲜三八线上甘岭新村,赵中州也是驻守的一员,一直到1958年才随余下的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为克顽疾 夜以继日
赵中州的一位老战友,是一名指导员,也是上甘岭战役的战斗英雄,当时要作为“最可爱的人全国巡回报告团”成员,需回国进行巡回报告。但是这位指导员的形象却“不太可爱”,长着红红的大酒糟鼻子,满脸的疙瘩。
为了能展现出志愿军战士的良好形象,他找到赵中州帮助治疗。但此时的赵中州是一个战地外科医生,并非皮肤科医生,这让他为了难。
起初,赵中州也摸不着头脑,于是采用教科书上的方法为他施治。但各种方法都不管用,指导员着急,赵中州也着急。怎么办呢?“指导员有一个动作提醒了我,他不管是跟谁讲话都有一个非常习惯的动作,就是挠挠脸。”
为什么要挠脸?赵中州知道,朝鲜战役的后期,包括上甘岭战役,几乎都是打的坑道战。坑道战在战争年代那种环境当中,意味着可能会出现细菌、微生物、寄生虫等,从而引发皮肤上的疾病。
恰逢部队调赵中州回国学习。回到国内解放军医院以后,马上请指导员过来检查。“在军医学院,我对他的脸部进行了全面检查,很意外地发现在他的皮肤上布满了一种虫子,在吃那个皮脂。”这是赵中州第一次发现这种虫子,就是后期被人们称作为酒糟鼻青春痘的发病诱因的罪魁祸首——“人类蠕形螨”。发现病因以后,赵中州非常高兴,开始全身心的来搞研究,夜以继日,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反复试制膏药。
终于有一天,指导员笑呵呵地来了,问他的皮肤是不是好了一些。经镜检后,赵中州惊喜地发现,指导员面部皮肤上的螨虫大大的减少。于是,赵中州把这次研究治疗过程详细记录下来,继续让指导员用药。
在赵中州学习结束返回朝鲜前线之前,指导员的皮肤基本恢复正常,顺利参与了“最可爱的人全国巡回报告团”到各地报告。
花甲之年 下海创业
此后,赵中州碰到任何类似的病人,都要进行镜检,几十年如一日。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酒糟鼻患者螨虫感染度非常高,他把治疗配方配比进行了重新调整。1987年,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形成以后,赵中州将治疗产品申报了专利。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专利局下达了保密级处理通知书,定为国家级保密专利。
1989年,赵中州离休,决定下海创业。虽然全家人表示惊讶,但还是全力支持他的决定。1993年一家人到了昆明,建立了昆明中州制药厂。
据赵军介绍,这款药品经过国家指定权威机关进行了病理实验,药效学实验、动物实验、皮下实验等,最后确定这个药为实际无毒性。再经过国家指定的几家权威医院一期临床、二期临床、三期临床,最后得出结论它的治愈率达到93.46%。
一时间,“中州药膏”名声大起,产品行销欧、美、亚和中国港、澳、台等地区,先后获“第五届亚太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国新科技成果、专利技术、专利产品博览会金奖”、“世界医药成果博览会一等奖”、“世界现代医学论坛学术成果金奖”、“德国国际疑难病学术论坛会现场治疗奖”、“全国发明博览会银奖”、“20世纪杰出医学金奖”、“世界医药成果博览会暨现代医学论坛大会优秀产品一等奖”、“中国专利产品博览会金奖”、“全国制药(美容祛痘)行业质量领先品牌”、“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等荣誉。
作为一名医者,赵中州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患者;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牢记为国家多做点事的初心;作为一名企业家,他一直在行善事,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捐出12000元当时所有积蓄,多次资助山区失学儿童到毕业。
他用行动诠释和践行他的誓言:奋斗不止,只为不负英烈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