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无上荣誉,更是不竭动力!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来听听局长们心里话

[ 发布时间:2025-04-25 来源: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

编者按: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我省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活动取得历史性突破。一块奖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时刻提醒我们要心怀责任与担当,带着这份荣誉在新的起点上继续砥砺前行。请看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感悟——

昆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朱伟

人间最美四月天,昆明市第九次捧回了“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桂冠,我们深感自豪,更心怀感恩!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为双拥工作倾注心血的春城军民,是大家用行动诠释了“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昆明作为驻军大市、兵员大市、安置大市,双拥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血脉。从无处不飞花的昆明,到南海之滨、雪域高原,无论是扑救山火、抢险救灾,还是乡村振兴;无论是创新安置、促进就业,还是优抚优待;无论是“城连共建”、“城舰共建”,还是无偿献血,这份“双向奔赴”的双拥情谊,始终绽放在春城昆明让春城充满温度。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推进双拥共建,继续发挥全省双拥工作排头兵的作用,让双拥之花在春城这片热土上绽放得更加绚丽。

曲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林培华

曲靖市再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曲靖军民团结奋进的最高褒奖,是全市党政军民同心奋斗、携手并进的光荣勋章,是赓续红色血脉的生动传承。曲靖是一片流淌着红色基因的热土,革命战争年代,军民并肩作战的壮歌在这里回响;和平建设时期,“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在这里生根;进入新时代,我们建立了“党委领导、军地协同、社会参与、制度保障”的新时代双拥工作格局,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军民鱼水情的曲靖篇章。这份荣誉,是军民同心奋斗的丰硕成果。在曲靖,拥军优属是融入城市血脉的真情实践。我们坚持“部队所需就是地方所向”,全力支持驻地驻训部队战备训练、营区建设,用心用情解决军人“三后”问题;驻曲部队官兵视驻地为故乡、把群众当亲人,用热血和担当守护万家安宁。这份荣誉,更是迈向崭新征程的奋进号角。荣誉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我们将以此次命名为新起点,锚定“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目标,以更高站位服务强军兴军事业,让双拥工作的“曲靖经验”更加鲜活、更具特色,为强国强军伟业贡献曲靖力量!

文山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韦波

文山是一片红色热土,文山人民的基因都是红色的,双拥光荣传统早已深入军民骨髓,浸入军民血液,化为边疆人民“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的生动实践和行动自觉。在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中,全州党政军警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军民同心、全力以赴抓好创建。文山州充分发挥好战争年代文山人民“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双拥传统,用好文山红色资源禀赋,形成了红色双拥线、红色双拥街、红色双拥红色双拥成就展、社会化拥军、红色双拥专列等一系列双拥名片,“红色引擎”在壮乡苗岭驱动掀起双拥新潮。作为退役军人“娘家”,我们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协调优质岗位助力退役军人和军属高质量充分就业,着力解决军人“三后”问题,努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不断擦亮文山双拥金字招牌。这次文山州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并被选派到北京参加会议,是全州人民崇高的政治荣誉和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事,这让全州人民倍感光荣,深受鼓舞。荣誉不仅是对先进典型的肯定,更是把军政军民团结的政治优势转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重要抓手,我们将认真学习好贯彻好会议精神,化为戍边使命,为国守好门,为国站好岗的不竭动力,让双拥旗帜在边疆地区高高飘扬!

楚雄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鲁潜

楚雄州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楚雄州期待已久的荣誉。在长期的双拥工作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一批具有辨识度的楚雄双拥亮点,“百业千行共拥军”成为最生动的楚雄实践,全州遴选了393家企业,定期开展特色拥军活动;“三后绿色快车道”成为最实诚的楚雄做法,4年来,573名转业军官和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39名随军家属招聘到事业单位工作,684名军人子女进入理想学校;“军民团结一家亲”成为最暖心的楚雄行动,我们邀请驻地官兵一同参加“火把节”“虎文化节”等,把民族的节日变成官兵的节日;“双拥文化同心圆”成为最靓丽的楚雄品牌,实施“红色文化润心”工程,驻楚部队走进校园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每年组织军事夏令营活动,以实际行动谱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新时代双拥篇章。我们将以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为新起点,全力服务部队练兵备战,巩固和拓展社会化拥军工作成效,全面提升拥军成色,以实际行动推进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大理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张洪军

大理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于一体,是我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这片传承红色基因和双拥光荣传统的热土,如今再添殊荣,首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多年来,大理始终将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创新推出“洱海生态卫士”“双拥五朵金花”“城舰共建”远程双拥和“军人驿站”文旅双拥四大特色品牌,树立爱国拥军“大理风尚”,构建社会拥军“大理矩阵”,点亮模范拥军“大理之星”,苍洱大地处处绽放“双拥之花”。荣誉是勋章,更是责任;成绩是起点,更是考验。我们将以此次命名为契机,紧贴新时代双拥工作的新要求新使命,深化“军地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促”双拥实践路径,持续厚植军政军民团结的大理城市底色,让双拥成为推动大理建设发展的持续动力,成为美丽大理的鲜明标识。

开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雷永强

开远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这份荣誉凝聚着28年双拥路上的不懈坚守,走访慰问官兵脚步不停,落实“军地双清单”扎实有力,首创档案数字化管理,让老兵办事“零跑腿”;用《将星闪闪耀开远》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军民鱼水情。开远始终把军人军属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从安置就业、子女入学到医疗保障,每一项举措都拉近了军民距离。老兵持证免费乘车的笑容、烈士迁葬时全网519万次致敬,都是对双拥工作的最好肯定。我们将持续扩大社会化拥军覆盖面,深化“双清单”制度,精准对接军地需求,以更暖心的服务,让军人安心戍边,军属安居乐业,全力擦亮全国双拥模范城金字招牌。

蒙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高弟

蒙自市连续五届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这份荣誉属于全市军民!我们首创“爱国拥军码”,打造示范街、拥军门诊、公交专线,让军人军属“一码享优待”;落实“双清单”制度,解决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难题,靠的就是实实在在双拥之举。未来,我们将持续擦亮“戎耀蒙自”拥军品牌,升级“数字双拥”,扩大“爱国拥军码”覆盖企业,让优待更便捷;建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园,助力战友们就业致富;深化军地共建,推动军民融合项目落地,让部队需求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蒙自的双拥,既要让军人受尊崇,更要让军民团结的“幸福路”越走越宽!

玉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向绪林

玉溪是滇中革命的摇篮,是国歌曲作者聂耳的故乡,“南疆丹娘”孙兰英、抗日名将唐淮源等一代代热血儿女用生命书写了滇中的红色记忆。玉溪不仅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更有“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深厚情怀,培育了杜富国、王忠心2名“八一勋章”获得者。近年来,玉溪始终传承双拥光荣传统,推动双拥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新时代双拥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和发展,谱写出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奋斗的辉煌篇章。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更加有力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共同续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新篇。

临沧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廖承锐

临沧市连续五届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喜讯传来,举市欢庆!获此殊荣,是对临沧双拥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全市军民共同努力的成果,这份荣誉承载着深厚的意义,作为一名双拥工作者,我深感自豪与责任重大。临沧是祖国西南的边陲之城,是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地方,是一片红色热土,有着深厚的双拥文化传统。近年来,临沧各族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殷嘱托,着眼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着力推进边境安全稳定,军政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同声唱响新时代双拥主旋律,推动双拥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荣誉来之不易,是光荣更是责任!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赓续双拥优良传统,持续深化军地团结协作,推动双拥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让全国双拥模范城这块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芒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尹新勇

芒市位于祖国西南、中缅边境。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全市上下倍感自豪与振奋。这份荣誉凝聚着芒市军民多年来携手共进、团结奋斗的心血,彰显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它不仅是对双拥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近年来,芒市积极创新双拥工作,成立爱国拥军促进会,构建“政府搭台、社会唱戏”的协同机制。156家会员单位组成的“拥军企业联盟”,形成涵盖商贸、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优待网络;“拥军优属服务卡”串联起300余家商户资源,累计发放7446张优待凭证,实现从“政策优惠”到“真金白银”的服务升级。双拥合作共建企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通过“订单式培训+定向输送”模式,助力300名退役军人实现“戎装”到“工装”的无缝衔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全力打造“支前保障样板区、军民融合示范区、社会化拥军创新区”,让这片曾用马帮驮出抗战胜利的土地承载军民团结的薪火,驶向更加壮阔的未来。

西双版纳州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陈刚

国双拥模范城是一项极高的政治荣誉,西双版纳州首次争创、首创即成,这是我们全州党政军民携手共创的成果。近年来,我的体会离不开“三颗心”:党委、政府的决心,部队官兵的真心,老百姓的暖心。我们正是沿着这条军民同心的道路,把双拥工作做到三个“融”:融入边疆、融进民心、融合时代。我们在大街小巷融入双拥元素,退役军人用汗水守护“象往的地方”,党政部门协同办好“三后”难题,部队官兵助力地方发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举措,有力的行动,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再创辉煌。

腾冲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张占菊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京召开,大会主题鲜明站位高远,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腾冲市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让腾冲军民倍感振奋。尚武崇军,魅力腾冲。腾冲是一座英雄之城,有着崇军拥军、爱国护边的光荣传统,“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红色基因早已融入腾冲的城市品格,成为全市上下坚定的价值共识。站在新起点,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深化双拥实践,让“国门大党委”筑牢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钢铁长城;以更实举措解决官兵关切,让拥军品牌在解决“三后”问题中凸显腾冲特色;以更深情怀支持国防建设,让拥军支前更有力度,在强国强军征程中续写更辉煌的腾冲鱼水新篇章!

香格里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庆高

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的喜讯传到香格里拉,军地军民群情激昂,互传佳讯,春意初开的雪域高原,涌动着双拥暖流。近年来,香格里拉市围绕雪域高原军民共建世界的香格里拉目标。立足“高、边、寒”地域特点,深挖“精、实、新”双拥特色。拥政爱民浸润民心,筑起群众坚实依靠、拥军优属情暖军心,用心传递关怀温暖。军爱民、民拥军的“双向奔赴”在香格里拉大地上不断发生着,双拥之花开遍雪域高原。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持续加强军民团结,更好发挥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让军政军民团结和谐、富裕文明、美丽幸福的双拥之花在雪域高原永远绽放。

普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罗成林

再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这块金招牌,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普洱军民几十年如一日鱼水情深的生动注脚。作为西南边陲的茶乡,普洱的双拥血脉始终滚烫。战争年代,各族群众为部队送粮带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政军民立下民族团结誓词。和平时期,子弟兵帮群众修路架桥、捐资助学、健康义诊,积极投身强边固防、应急处突、乡村振兴;部队援建3所学校,帮扶4家医院,投入600余万元支持普洱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始终把军人当亲人,服务部队备战打仗,解决官兵“三后”问题,在全社会营造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投入9018万元助力部队正规化建设,发放1858万元大学生士兵入伍奖励金,为401个立功受奖军人家庭奖励213万元,488名军人子女入园教育优待,108家企业为军人军属提供全方位优待,一串串数字彰显的都是尊崇与尊重。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我们将继续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续写“双拥花开沁茶城,军民同心谱新篇”的双拥故事。

丽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张爱珍

丽江市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喜讯传来,各级干部、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备受激励。在丽江,双拥不是一个人的情怀,而是一群人的情怀,一片热土的情怀,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时时有子弟兵支援地方建设的身影,处处涌动着各族群众浓浓的拥军情。“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已成为丽江鲜明的城市底色。站在新的起点上,丽江要把荣誉转化为丰富和完善“舍不得的丽江·忘不了的尊崇”双拥品牌内涵的具体实践,更加自觉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积极支持退役军人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不断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双拥工作质效,为“鱼水情深代代传”双拥故事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