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五好” “戎”耀云岭——云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一周年报告

[ 发布时间:2025-07-29 来源: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

去年“八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退役军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退役军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时光不语,耕耘不息。一年来,云南将“五好”要求深植于云岭大地退役军人工作沃土之中,以扎实行动浇灌出累累硕果。从退役军人选到心仪岗位时的笑容,到优抚对象竖起的大拇指;从“最美人物”颁奖台上滚烫的热泪,到边境村寨“兵支书”带领村民走向富裕的坚实步伐;再到老兵送来饱含深情的锦旗。每一帧画面,都是“五好”要求在云南生根、发芽、结果的生动印证,诉说着尊崇与尊重的时代温度。

接收安置好

从“荣光返乡”到“满意上岗”

荣归故里,再启新程。接收安置是退役军人融入社会的关键一步,关乎退役军人前途,牵动部队军心士气,影响青年报国热情。云南始终将此置于工作核心,倾力配置资源,优先部署落实。

1

今年5月19日,昆明抗战胜利纪念堂内红毯铺地、彩旗飘扬。一场为300余名转业军官精心准备的欢迎仪式在此举行。盛装礼仪、慰问演出、同上一堂“思政课”,尊崇之情溢于言表。不到一个月,选岗大会紧锣密鼓展开。提供的岗位不仅数量充足,更在质量上远超预期。最终,转业军官如愿以偿,退役军人、部队组织、接收单位齐声称赞:“效率高、岗位好、安置快!”这背后,是云南“服役长、贡献大、安置好”鲜明导向的铿锵落地。

“不仅要有岗可选,更要有好岗可选。”在安置质量上,云南不断探索创新突破。7月中旬,普洱市一间考场气氛肃然,28名安排工作退役士兵为11个市属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岗展开角逐。面试考官由电脑随机抽取,市人大、市政协全程监督,考场封闭管理,一切只为确保阳光下的公平竞争。类似的场景,今年已在云南各地上演近百场。昭通、楚雄、红河、文山、丽江、怒江等地发力将退役士兵安置到事业单位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持续刷新高质量移交安置的“加速度”。

2

安置非终章,回访暖人心。各地适时开展安置回访活动,密切关注退役军人思想转变、心理调适、岗位适应及待遇保障,倾听接收单位和安置对象的双向声音,推动安置工作闭环优化、提质增效。临沧市出台《促进“临沧兵”成为临沧人的实施方案(试行)》,在落户、招录、购房、创业、教育、子女入学等9大领域制定优先优待政策,努力让“临沧兵”成为建设家乡、服务发展的闪亮名片。

700余名转业军官得到妥善安置,第30年在全国率先高质量完成年度转业军官安置任务,高质量完成1500余名安排工作退役士兵、150余名军休人员接收安置任务……一年来,以“提速提质、精准安置”为目标的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工作,正成为大家称道的“云南样板”。

服务保障好

让老兵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有获得感,方有幸福感。服务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退役军人的幸福成色。

3

7月9日,一场汇聚政府与企业力量的签约在昆明举行。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与中国人寿驻滇相关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系列专属优惠:为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免费赠送一年期人身意外险;量身定制“惠军保”专属产品;持优待证购买部分市场险种享九折优惠;为退役军人个人及军创企业提供专属金融支持。退役军人程浩浩在现场难掩自豪:“政府来推动,企业给实惠,让咱当过兵的人真切感受到了尊崇和尊重!”

4

服务半径的延伸,让温暖跨越山海。在浙江义乌的镇雄县驻外退役军人联络站,老兵王强成功补办了优待证。他摩挲着崭新的证件,感慨万千:“在千里之外,也能找到‘娘家’了!”这个小小的联络站,承载着政策代办、维权援助、乡情联络等功能,已成为云南无数外出务工退役军人其中一个特色“跨省港湾”。镇雄县在广东、浙江等地设立的联络站,正将“娘家人”的触角伸得更远,为游子们提供思想引领、动态掌握、难题解决、资源对接的全方位守护。

做好服务保障,当好“娘家人”,体系建设是关键。走进刚刚搬迁新址的昆明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联办窗口前秩序井然。刚脱下军装的小李,在工作人员引导下,不到一小时便完成了落户、社保转接等全部手续。“比想象中快多了,像回‘家’办事一样!”他的感慨道出了服务升级的效率与温情。在盐津县庙坝镇,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建强“两家三站”、开设“民兵讲堂”、打造“议事长廊”,让基层服务有名有实,小阵地释放出服务大能量。

从玉溪、昭通、楚雄等地优化退役军人住房公积金政策,提升贷款额度;到高效落地“一件事”联办;再到调整优抚标准、组织功臣疗养、坚持40余载的巡回医疗、开展困难帮扶与“守护光明行动”——一年来,“暖兵心 惠民意”10件实事在云岭大地口口相传,将尊崇具象于日常点滴。

教育管理好

燃旺转型启航“思想引擎”

退役军人工作是军队政治工作在地方的延伸。加强教育管理,就是要持续筑牢思想根基,引导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永葆“若有战、召必回”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始终为军旗增辉。

5

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一线、浸润老兵心田?面对面宣讲是最直接的方式。4月10日下午,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要领导深入昆明市五华区大观街道三合营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与老兵和基层工作者围坐交流,听取意见,分享“访、听、讲、帮”工作法,专题调研思想引领工作。1月23日,“续写荣光再出发——向老兵报告”主题活动在昆明举行,百名来自各行各业的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代表共聚一堂。不论是理论宣讲还是主题报告,都是情感的“双向奔赴”,沟通的“有效桥梁”。

6

在云南这片红色热土上,退役军人始终是闪耀的群体。7月14日,昆明海埂会堂灯光璀璨,20名年度云南省“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最美军嫂”荣耀登场。他们中有坚守本色的老兵,有倾情拥军的模范,更有默默支撑国防的军嫂典范。致敬“最美”,更要学习“最美”。座谈会上,新老“最美”代表齐聚一堂,分享经历,激荡着榜样的力量。

清明祭英烈,红色永传承。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之际,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6位云南籍抗美援朝烈士的16名亲属,远赴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孙女轻抚英名墙上爷爷的名字:“爷爷,今天的盛世,如您所愿。”烈士重孙稚嫩而坚定地说:“来到这里我才知道,我的老祖公和黄继光一样是英雄,我很自豪!”

7

“伸手一摸,我才发现,是自己被炸烂的眼珠子掉了!没有多想,我把它塞了回去,发出继续战斗的命令!”讲台上,“战斗英雄”史光柱紧攥双拳,仿佛重回血火战场。一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云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和部队,用亲身经历完成一次次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让英雄之火生生不息。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一年来,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广泛开展“最美系列”学习宣传和“老兵永远跟党走—老兵宣讲”实践活动,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滋养浩然正气,厚植爱国情怀,云岭老兵在全社会的认同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作用发挥好

“第二战场”续写时代荣光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激发这支队伍的潜能,使其在经济社会发展“第二战场”再立新功,这是退役军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涉军无小事。退役军人工作从来不是一家的事、一个部门的事,涉及军队和地方,需要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资源形成合力,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就要善于借势借力借资源。

8

今年初,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国资委、省工商联五部门,共同启动“2025年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专项行动”,目标直指拓宽渠道、稳岗扩容,力促新增1.5万名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

4月27日,云南省政务服务中心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家会诊”——全国首场专门针对军创企业的“厅局长坐诊接诉”活动在此举行。省发展改革委、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牵头,20余个省级部门及昆明、玉溪、大理三地政府负责人联合“坐诊”,为10家挂号“问诊”的军创企业现场“开方”,破解发展难题。这场创新实践,是云南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服务军创企业的生动注脚。

融资难,是许多退役军人创业的“拦路虎”。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省融资信用征信服务有限公司,携手15家金融机构,重磅推出“云岭军创贷”专属金融产品,依托省融信服平台运营,最高额度达3000万元。

退役军人李洪方正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2004年,他创立普洱赛纳咖啡有限公司,历经20余年打拼,已发展成集种植、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今年5月,当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压力时,普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金融监管分局与工商银行组成服务团队主动上门。高效对接下,124万元“云岭军创贷”当天审批投放。“政策越来越好,服务越来越贴心!”手握贷款,李洪方信心满怀,“我将永葆军人本色,用咖啡技术带领乡亲们,昂首走在建设家乡的大道上!”

9

在守护生命的无影灯下,65岁的军休专家郭曙光教授目光如炬,操作精准。这位历经战火的老军医,退休后毅然接受医院返聘,重回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手术台。他并非孤例,众多军休干部在儿科、门诊等岗位上,以毕生所学续写医者仁心。

开展退役军人专场招聘200余场,提供岗位15.7万个,748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2246人参加适应性培训,新增退役军人就业8170人……这是2025年上半年的亮眼成绩单,从产业升级一线到基层治理前沿,从乡村振兴热土到志愿服务现场,云南退役军人正以生力军的姿态,在“第二战场”上续写着无愧于时代的荣光。

权益维护好

筑牢尊崇尊重“坚实堤坝”

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是尊崇与尊重的基石,更是温暖老兵心田的堤坝。

一面锦旗,诉说着曲折与温情。农村籍老兵陆大爷因档案丢失、退伍证遗失,待遇认定受阻,情绪激动。接访人员耐心疏导,详细解释政策。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指导属地展开“寻档”行动——通过州县人社、民政、武装部、档案馆、老兵原部队等多方查证后,最终找到了关键服役记录与表彰通令。辅证齐全,审核获批,当待遇尘埃落定,陆大爷特意送来锦旗,他的感谢发自肺腑:“退役军人部门真是俺老兵亲亲的‘娘家’。”

老兵卢某2023年到省厅走访,反映身患小细胞肺癌晚期,妻子亦因慢阻肺、心衰住院,经济陷入绝境。接访后,工作人员迅速启动特事特办程序。经属地核实,卢某确系家庭严重困难户。省厅专人督办,次日9时便将困难帮扶资金送达卢某手中。属地部门同步行动,探望其妻,并协调多部门联动,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撑起希望之伞。

“矛盾纠纷要用心用情化解,合理诉求要依法依规处理,思想疙瘩要润物无声疏导,切实提升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在红河州,他们引入专业力量,与心理咨询志愿服务团队深度合作,在信访场所设置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情绪宣泄室、心理咨询室和沙盘治疗区,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心理技能培训,提升对来访老兵的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能力,让权益维护更显人文关怀。

10

在昭阳区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站,驻站律师刚成功调解一起优抚待遇纠纷。“以前维权跑断腿,现在下楼就能找专家!”老兵刘某感慨。这个由退役军人服务站、司法局与律所共建的站点,更老兵维权有了更足底气。

不久前,一位年轻退役士兵焦急地走进省退役军人综合服务大厅,求助解决其报考迪庆州教师岗位的报名受阻问题。按常规,此事项可引导老兵到职能部门咨询办理,但工作人员秉持“老兵即亲人”的信念,仔细研读政策,发现“高校毕业生士兵退役后1年内,参加事业单位招考享受应届毕业生待遇”的规定适用其情况。经与属地部门紧急协调并阐明政策依据,最终帮助他顺利报名。“哪怕只是出个主意、协调一下、宽慰两句,也要让老兵感受到家的温暖。”工作人员的话语,道出了权益维护的初心——将心比心,方得兵心。

“五好”是“两让”的实践路径,“两让”是“五好”的结果呈现。云岭大地的“五好”实践无不证明:推动云南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五好”是必由之路、必然要求,贯穿退役军人各项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和广大退役军人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五好”好上加好,奋力开创云南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让尊崇尊重崇高目标在彩云之南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