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5-09-30 来源:央视新闻 ]
青山埋忠骨,科技映英魂。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完成智能化升级的大理烈士纪念馆正式开馆,以一场科技与红色记忆的深度融合,致敬不朽功勋。
苍松翠柏掩映下,大理烈士陵园庄严肃穆。这座占地15亩的省级烈士纪念设施,安葬着131名为国捐躯的烈士。此次展览内容聚焦大理地区革命、建设、改革各时期英烈事迹,设计“信仰召唤”、“浴血奋战”、“烽火黎明”、“使命长歌”、“矢志初心”五大主题板块。创新应用AI人物复活与大模型数据交互,对珍贵历史资料进行高精度修复、还原和增强。技术团队还实现了红军长征过大理3场关键战役场景的历史性数字化还原。复原了赵琴仙烈士的数字形象,实现与参观者的“跨时空对话”。
纪念馆改造集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打造沉浸式、交互式、个性化的展示空间。馆内首次引入应用于烈士纪念馆的具身智能讲解机器人“夸父”,机器人讲解员被命名为“阿鹏”,不仅具有拟人化形态、智能化交互与自主移动能力,还可实现主动迎宾、引导参观、生动讲解等功能。
AI赋能后的大理烈士纪念馆,通过整合视觉、听觉、语言等多种模态信息,以文本、图像、音频等不同模态信息的结合,全场景沉浸式再现历史场景,为参观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生动的感受。 “这种形式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一位参观学生感慨道,“英烈不再只是书本上的名字,而是能与我们‘对话’的鲜活生命。”大理烈士纪念馆的智能化升级,为红色教育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